核心提示:近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布《2010-2014年中國進口食品質量安全狀況》白皮書,白皮書顯示,2010年至2014年,我國進口食品質量安全總體保持穩定,未發生重大進口食品質量安全問題,但檢出的不合格產品呈上升趨勢。質檢總局提醒消費者,選購進口食品應通過正規渠道,不要購買未經檢驗檢疫的問題產品。
近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布《2010-2014年中國進口食品質量安全狀況》白皮書,白皮書顯示,2010年至2014年,我國進口食品質量安全總體保持穩定,未發生重大進口食品質量安全問題,但檢出的不合格產品呈上升趨勢。幾乎所有種類的進口食品均有檢出不符合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法律法規要求的情況,其中不合格進口食品批次列前10位的種類分別為:糕點餅干類、飲料類、糧谷及制品類、乳制品類、酒類、糖類、調味品類、水產及制品類、干堅果類和特殊食品類。不合格進口食品的主要原因包括:微生物污染、品質不合格、食品添加劑不合格等。質檢總局提醒消費者,選購進口食品應通過正規渠道,不要購買未經檢驗檢疫的問題產品。
選購合格進口食品最好到專營店
質檢總局提醒消費者,選購進口食品應通過正規渠道,進口食品在個體經營的小型超市很少,在一些大城市,規模比較大的商場超市可以找到進口食品,但由于進口食品種類較多,超市不可能每種產品都有。也可以找當地進口食品專營店購買,已經有一些城市擁有這樣的專營店,專門供應進口食品。但一般這類點價格會比較高。當然也可以選擇網購,網購該是最方便,最劃算的。價格要比市場價便宜很多,適合一些懂網絡購物的朋友選擇。買一些進口食品來送親朋好友,相信會是一種很好的選擇,但是在購買時要注意辨別。
國際大品牌食品不一定安全可靠
根據我國預包裝食品標簽和進出口食品標簽管理的有關規定,進口食品必須貼中文標簽才能上架,同時必須隨商品攜帶由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出具的檢驗合格證書。
消費者在選購進口食品時除了應仔細查看中文標簽的內容外,另外還應向銷售商家索取由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出具的相關證書,來核對所購買食品的相關信息。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將目光投向進口食品,認為國際大品牌食品一定安全可靠。其實,這是對進口食品的一種非理性 信任 。
擦亮眼睛鑒別真偽小心問題產品
質檢總局提醒消費者可通過觀包裝、查證件、看條形碼、驗信息等多方面進行進口食品真偽鑒別,不要購買未經檢驗檢疫的問題產品。
1、關注權威機構的公告和媒體頻道,列入問題產品名單或有風險警示的產品請勿購買。
2、查看進口食品包裝上有無合格的中文標簽。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應載明食品的原產地以及境內代理商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中文標簽應同時符合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的相關要求,標明食品名稱、配料或原料、凈含量、生產日期、保質期或保存期。某些食品還應標注儲存方法、食用方法等特殊說明。進口保健食品包裝上必須標注批準文號和規定的保健食品標志,中文標簽應加注功效成分及含量,適宜人群、食用方法及食用量等內容。
3、檢查進口食品的包裝是否完整,外觀性狀是否正常。如果包裝有破損或外觀出現可疑的顏色變化、相互黏連、不正常沉淀等異?,F象,切勿購買。
4、看是否貼有激光防偽的 CIQ 標志。 CIQ 是 中國檢驗檢疫 的縮寫,該防偽標志是從2000年開始對檢驗檢疫合格的進口食品統一加貼的。 如無我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開具的 CIQ 標志,消費者有權向經銷商索要查看 進口食品衛生證書 。
5、查看出入境檢驗檢疫衛生證書。進口食品是法定檢驗商品,進口經營單位必須向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報檢,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對檢驗合格的進口食品簽發衛生證書。消費者可向經營單位索取衛生證書,并核對食品品名、規格、生產日期等與證書顯示的內容是否一致。
6、要看進口食品準入情況,可以登錄國家質檢總局網站,查詢進口食品準入情況,不要購買未獲準入國家(地區)、未獲注冊生產企業的相關產品。
7、看產品條形碼。編碼具有唯一性,它要求一個商品項目、一家廠商或一個國家(地區)只有一個代碼,當商品項目、廠商、國家(地區)已經確定,就永不改變。而且商品條形碼中的一組數字還要組合國家(地區)、廠商和商品,這種商品項目代碼就可保證商品的代碼標識在一個國家(地區)乃至世界范圍內都是特定和唯一的。
8、購買時切記要索要購物憑證及發票,以便事后維權。一旦出現產品質量問題,需要投訴或賠償,消費者很難去找國外的生產商,只能去找經銷商,因此,產品包裝上的經銷商企業名稱、地址、電話等信息一定要看清楚。